醫(yī)學家研究發(fā)現,女性的基礎體溫可隨月經、排卵等現象而發(fā)生變化。因此可以通過測量基礎體溫來診斷一部分月經相關疾病,檢測卵巢功能,還可以用來提高孕育幾率。是每一個女性都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。每天花費幾分鐘,測量體溫,做好記錄,就能掌握自己身體的一些情況,既省錢又可做到心中有數,如果出現月經問題,帶上基礎體溫測量表,還可以對醫(yī)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直接的依據,何樂而不為呢?
那么一起來學習一下吧!
一、女性基礎體溫相關知識
1.什么是基礎體溫?
在學習方法之前,我們首先要知道:什么是基礎體溫?基礎體溫是人在沒有癥狀、清醒、精神安定的前提下所測得的體溫,也叫“靜息體溫”。由于人在運動、情緒緊張、疾病、外界環(huán)境變化時體溫常會發(fā)生變化,因此對測量基礎體溫有一定的要求。
2.基礎體溫測量時的要求。
①個人要求:人必須清醒,精神安定,而且沒有環(huán)境干擾(如飲食、激動等);
②時間要求:一般要求定時測量,也就是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測量(前后相差不宜超過半小時)。這是因為人的體溫在一天內也是有一定變化的;
③測量部位要求:口溫比腋下溫度更加精確,水銀體溫計比電子體溫計更加準確,因此最好選擇水銀體溫計測量口溫。
最好的測量時間和地點是在清晨剛睡醒的時候,用水銀體溫計放在舌下,測量5分鐘,或放在腋下,測量10分鐘以上。一般口腔溫度都較腋下稍高,因此,每天的測量部位也應該統(tǒng)一??稍陬^一晚睡覺前,將基礎體溫記錄表、體溫計、筆等放在枕邊,以方便測量。醒來后不要著急起床,測量后再起床。如測量口溫,還要注意溫度計的消毒,使用結束后,可用75%酒精擦拭消毒即可。
除在起床時測量之外,也可以選擇在一天的其他時間,但是如前面所說,每天測量的時間應當基本一致,前后不宜超過半小時。而且要求至少精神安定和安靜半小時以上,這樣才能保證測得的體溫具有可比較性。
3.女性基礎體溫的變化和月經、排卵的關系。
正常狀態(tài)下,人的基礎體溫波動幅度(臨近兩天體溫的差)在0.2℃以內。女性在月經來潮之后直到排卵時,基礎體溫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,而當排卵之后,體溫可1日內上升0.3-0.6℃,這種高溫狀態(tài)一直持續(xù)到下次月經前,當月經再次來潮后,基礎體溫又迅速下降。
注意:高溫狀態(tài)和低溫狀態(tài)是相對而言的,基礎體溫再高也不會超過37.2℃,否則即為發(fā)燒。
4.雙相體溫和單相體溫。
女性基礎體溫有高溫期和低溫期,這稱為雙相體溫;如基礎體溫在整個月經周期(28-30天)內變化不大,沒有明顯的高溫期和低溫期,稱為單相體溫。
雙相體溫是有排卵的標志,而單相體溫是沒有排卵功能障礙的標志。但是雙相體溫既有正常情況,也有異常情況。